第190章:一部经史乱截搭、未作破题、我由天下-《大明第一狂士》


    第(2/3)页

    ;所以这破题一旦做出来,下面的整篇文章就要跟着它走,这叫做:未作破题,文章由我,既已破题,我由文章!

    ;这几日,你第一步先在四书里试作小题破题,等你作好了小题,大题八股那就是迎刃而解。一般县试里不会出截搭题,所以这个你先并不用管……你家里有读书人没有?

    ;家父中过举人。沈渊闻言,立刻答道。

    ;那就最好,陈眉公随即笑着说道:;破题偏不偏,令尊一定是能看得出来的。你每天最少要破三十道四书小题,先拿给你父亲看。

    ;等回头等到咱们在华亭见了面,我在考校你学破题的进度不迟。

    沈渊听到这话,立刻重重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陈眉公说的这种截搭题,在明朝的科考考场上是百分之百会出现的,在童子试之后,沈渊就要学习在这样的命题下做出时文。

    所谓的截搭题,就是因为四书五经一共就那么点儿数量,考试的时候是非常容易重复的,考生也往往能尽可能地把题目全都试做一遍。

    这样的话,大家都是照着自己的腹稿抄写,自然起不到考试的作用,于是就有了截搭题这种东西。

    在明朝以后的科举应试之中,出题者往往会在四书五经里面,任意摘出两句,拼成一句作为题目,这个就叫截搭题了。

    虽然这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考生提前有所准备,但是这两句经文却往往意思毫不相干。就类似咱们后世相声里说的:;虽然不是好买卖,一夜夫妻百日恩这种情况。

    而这样的题目,考生却要把它们两句的意思,想办法汇合成一篇有含义的文章……你就知道考试的时候,多容易让人精神崩溃了!

    好在沈渊目前参加的县试里,基本上是考验学童的基础,所以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沈渊也早就知道了破题对八股时文的重要性。

    所以他自然是把老师留下来的作业牢牢记在心里,准备回去之后苦苦练习。

    在这之后,陈眉公就让沈渊先去自学,等下次这俩师徒见面,估计不是几天以后在这里,就是在华亭了。

    华亭就是现代的上海松江,和扬州有运河长江相连。五百多里水路顺江而下,要走两天的时间,这下子沈渊估计可有得跑了。

    等到沈渊要走的时候,陈眉公还感慨地说道:;看得出来,你是个聪明孩子,可是越聪明的人,也越容易走歪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