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场战争的爆发有效拉近了西班牙和法俄之间的关系,三国政府也时不时的召开会议,商讨关于战争的进展和一些战略的决策问题。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光明正大地加入协约国,但法国和俄国都清楚,西班牙对于协约国来说,重要性并不逊色于自己。 而且西班牙屡次参加协约国会议也能证明西班牙的态度,相较于同盟国来说,西班牙还是偏向协约国的。 法国和俄国政府只以为是各自的强大吸引了西班牙的靠拢,他们实际上并不清楚,西班牙之所以支持协约国,看重的也只是协约国两大超级列强的虚有其表而已。 法俄当中也就只有法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列强,但法国在这场战争的摧残之下,能够保住超级列强的底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想要更进一步是痴心妄想。 俄国自然不用多说。毫不夸张地说,沙皇政府能在这场战争后继续存在,就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这样的俄国对西班牙来说是没有任何威胁的,更何况俄国和西班牙,一个在欧洲的最东端,一个在欧洲的最西端,本身对各自产生的威胁和影响就不大,自然也不会被卡洛所忌惮。 西班牙政府的想法自然不会透露给法俄,这也让法俄各自觉得自己对西班牙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盟友,三国代表之间的会谈自然也是相当愉快的。 虽然有些不看好法国和俄国在战后的前景,但此时在战争之中,法国和俄国就是西班牙最大的客户,自然是要维持好和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的。 根据西班牙各部门的统计,自1912年战争爆发开始,西班牙共计向法国和俄国出口了436万支步枪、4677挺机枪、2452门火炮和4.4亿发子弹、460万枚炮弹。 光是这笔军火,就给西班牙的各大军工厂带来了共计23.195亿比塞塔的总收入,和欧洲重要国家的财政总收入已经相差不大,足以见得这是多么夸张的一笔收入。 当然,这也只是总收入而已。各大军工厂制造武器装备也是需要成本的,扣除材料、设备和人工等等成本之后,最终的净收入大概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但也差不多能达到2000万英镑的水平。 这也是西班牙要和法国以及俄国打好关系的原因,因为西班牙在这场交易中完全是受益方,根本不会有丝毫亏本。 还有就是和法俄两国的粮食以及医疗物资贸易。 战争爆发到现在,西班牙累计向法国和俄国出口了接近564万吨粮食,赚取的收入高达10.1325亿比塞塔。 虽然远远不如军火带来的收入,但好歹也是一笔近4000万英镑的收入,而且是粮食出口方面带来的,这对西班牙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得益于这笔粮食出口,西班牙的老式贵族和新式贵族,以及众多致力于开垦西非殖民地农场的资本家们,都在这场交易中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有效刺激了西班牙对西非殖民地的进一步开垦,吸引了更多的贵族和资本家投入到农场的建设当中。 对于西班牙来说,有更多的贵族和资本家投入到农业的开发当中,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笔粮食贸易已经能够证明,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粮食带来的永远是正向收益,没有国家会嫌弃自己的粮食产量太多。 卡洛也清楚,哪怕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各国也会陷入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混乱。 在此期间,欧洲各国的粮食产量也会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欧洲的粮食价格在漫长的时间内,一直会居高不下。 西班牙此时加大对农业的开发是一件好事。依靠可以通过提高粮食产量来平衡国内的粮价,防止西班牙国内发生饥荒和粮食危机。 另外就是通过粮食出口来赚取大量的收入。未来战争结束之后,随着西班牙获得来自战败国大量的工业设备和生产资料,西班牙的工业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大扩张。 建设工业和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能够通过出售粮食来换取一部分收入,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除了比较重要的军火和粮食之外,西班牙还向法国和俄国出口了大量的工业产品,总体来说算得上是五花八门。 这些工业产品的出口也为西班牙各大工厂和企业带来了数千万英镑的收入,这也是为什么说西班牙在这场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 此时的欧洲战场为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创造了一个能够无限出售物资的无底洞,只要西班牙有足够的物资,就能换来足够的外汇收入。 因为法郎和卢布都大幅度贬值的原因,西班牙在和法俄两国政府做生意的时候,一般采用比塞塔或者黄金来结账。 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都拥有相当丰富的黄金储备,这些黄金也是西班牙比较在意的。 虽然西班牙的历史也同样悠久,但卡洛来到西班牙缔造了新的王朝,原本属于波旁王朝的财富,有大半都被波旁余孽带回了法国。 这也导致卡洛成为西班牙国王的前期,西班牙王室所拥有的黄金储备太过可怜,西班牙政府的黄金储备也只有近百吨而已。 好在经过这漫长的发展和财富积累,西班牙政府目前的黄金储备也多了起来。就连王室手中所掌握的黄金储备,目前都有近200吨了。 在战争爆发之后,法国和俄国也用了近300吨的黄金来购买物资,这也让西班牙政府的黄金储备变得更加丰富。 俄国政府甚至还额外抵押了200吨黄金,换取了西班牙政府高达12.5亿比塞塔的低息贷款。 这笔低息贷款的期限长达10年,如果俄国政府最终无力偿还这笔贷款的话,西班牙政府有权收缴这200吨黄金,这也是西班牙愿意借贷给俄国政府的原因。 第(1/3)页